4月22日,由北京市教委主办、js333线路检测中心承办的北京市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大赛(高职组)圆满落幕。来自全市9所高职院校组成的15支代表队共30名学生选手同台竞技。

北青政学前教育学院共有4名学生组成2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杨杰、金希恩组成的一队(指导教师:李春光、崔龙超)获得一等奖,吕萌、郎祎璠组成的二队(指导教师:江雪婷、刘娅頔)获得二等奖,用优异的成绩展示了学前教育学院的教学品质和育人成果。
职业素养、活动设计、教学展示
全面考查“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
大赛本着院校自愿参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邀请往年国赛裁判和高校、幼儿园的资深专家担任裁判,市教委工作人员全程监督,确保为国赛推荐优秀选手。
js333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程晓君、院长乔东亮来到各赛项现场看望参赛选手,在领队观摩室与指导教师们亲切交流。
js333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程晓君、院长乔东亮来到各赛项现场看望参赛选手,在领队观摩室与指导教师们亲切交流。

副院长周永源为比赛致辞,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厉育纲主持比赛开幕式。

本次比赛参赛队以院校为单位组队,每支代表队由2名队员组成,赛项设置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测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片段教学展示三个模块,每名队员均需参加以上赛项,采取团体计分的方式,全面考查了选手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应变能力等职业素养和适岗综合能力。各赛项裁判围绕教学过程、教师素质、主题网络图等16个方面、40余条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各校参赛团队沉着应战、精诚协作,赛出风格、赛出特色,展现了北京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高水准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有一技之长,更要怀有一颗育人之心”
赛后总结会上,裁判组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期望。教育活动设计赛项裁判、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副院长乔梅建议,要从主题网络图到具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各要素上突出幼儿主体性,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量化任课教师实践能力管理。职业素养测评赛项裁判、北京市朝阳区幼儿园督学贾玉玲园长建议,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要要熟悉相关文件的规范和要求,并进行正确解读。片段教学展示赛项裁判、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王丹建议,要把握幼儿教育核心经验,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组织活动。

通过比赛,选手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找到了自身差距与未来的成长方向。2019级学生杨杰说:“从在众人面前弹唱时双手发抖到自如地享受展示的过程,巨大的转变与突破让这段回忆苦中带甜。”2020级学生郎祎璠说:“参加大赛的经历使我明白,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一技之长,更要怀有一颗育人之心。”
连续承办五届大赛
服务首都学前教育发展
自2017年至今,在教务处、学前教育学院的精心组织和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学前教育学院已连续成功承办五届北京市赛高职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赛项。学院高度重视本次大赛筹备工作,制定详细方案,细化办赛流程,全流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教师们反复检查考场设施、校园保安时刻保障考场秩序、物业人员用心做好后勤服务……相关部门在考务、技术保障等方面做足准备,避免出现一丝一毫的漏洞。贴心、暖心、安心的服务,得到了参赛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疫情形势严峻等重重压力,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成立指导教师团队,对标国赛要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轮打磨指导,同学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刻苦练习,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做好参赛各项准备。

未来,学前教育学院将继续以本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院校、企业合作交流,携手共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通过竞赛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让幼儿享受到更加专业、优质的教育。为新时代的“幼有所育”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为推动首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